第三届“葡风澳韵高峰论坛”在澳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6月14日,第三届“葡风澳韵高峰论坛”在澳门举行。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作视频致辞。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泽云、校长李行伟等出席开幕式。

高翔指出,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是这轮技术革命的显著特点,它带来的影响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涉及自然科学也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华民族必须在其中抢占前沿,才能赢得未来、引领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充分掌握利用好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把握发展机遇。此次论坛汇聚了海内外语言学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一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为语言科学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广阔前景。期待与会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能够为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注入强劲动力,为推动新时代跨学科研究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引领学术创新发展提供智慧启迪。

高翔强调,科学道路漫长而艰辛,学术繁荣离不开协作共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积极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作为首批重点资助实验室之一,赓续了罗常培、吕叔湘、吴宗济等语言学先贤的学术薪火,拥有近百年深厚积淀。澳门拥有独特的语言资源和文化环境,澳门科技大学语音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坚持经世致用,做有情怀、有思想、有品格的学问,共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中华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国际传播。

吴志良表示,“不同而和,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澳门文化的宝贵财富和核心价值。澳门既完整保存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示范地。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澳门这座文明交流的古老桥梁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打造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基地。人工智能为文明互鉴提供了全新机遇,希望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与澳门科技大学语音实验室深化合作为契机,重塑澳门语言史研究,让澳门成为中华文化出海的“数字码头”,推动中华文明走得更远、更广、更深入人心。

在高翔、廖泽云共同见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与澳门科技大学语音实验室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向澳门科技大学赠书并作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机构用户授权。

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议题及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研讨。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主办,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教育发展中心承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