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陈安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7期撰文指出:在1916年11月的“中美实业借款泄密案”中,《公言报》扮演了条约泄密者的角色,导致北洋政府展开调查,并引发社会各界对泄密者身份的猜测。由于该报的资助者是皖系军阀徐树铮,《公言报》常被视为安福系的喉舌,然而其主编林白水努力在政党报刊与职业新闻人之间寻找平衡点。这种身份的矛盾性源于《公言报》面临的经营困境,这也是当时北京新闻业的普遍挑战。《公言报》兼具机关报、同人报纸和公共舆论的特点,成为近代中国舆论转型阶段的独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