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主办的《巴尔干玫瑰:保加利亚简史》中译本研讨会举行。
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汪琴表示,作为一家肩负文化使命的中央文化企业,世界知识出版社始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的出版平台,积极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巴尔干玫瑰:保加利亚简史》的出版发行,不仅丰富了我国巴尔干研究的学术成果,更为增进中保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院长梁占军指出,该书作为国内保加利亚历史研究领域的最新译介成果,为中保两国百年译介交流史谱写了崭新篇章,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保学术文化交流向更深层次发展。
该书作者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原校长、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伊万·伊尔切夫以史学反思的视角,系统阐述了他对保加利亚历史书写的批判性思考。他认为,书写保加利亚历史应保持对复杂性的敬畏,在严肃性与可读性之间寻求平衡。《巴尔干的玫瑰:保加利亚简史》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份对传统史学叙事的深刻反思。
与会学者围绕《巴尔干玫瑰:保加利亚简史》的学术价值、翻译特色及中保学术交流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首席专家马细谱认为,该书以其创新性的思维和观点,打破了传统保加利亚史研究的窠臼。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高歌认为,该书充分体现了“本国人治本国史”的独特优势,作者对民族特性和文化内涵把握精准,叙事方式新颖独特,对弥补国内中东欧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价值。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保加利亚研究中心主任林温霜指出,研讨会在斯拉夫文字节这一对斯拉夫民族,尤其对保加利亚民族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召开,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由于保加利亚文字出现较晚,其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和难度超乎想象,这使得伊尔切夫教授的著作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该书译者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张国琨分享了翻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