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12日,第八届教育期刊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小学德育》创刊40周年刊庆纪念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阳成伟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概况、教师教育特色及学校各类期刊的发展态势。40年来《中小学德育》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以“人文关怀”为魂,坚守“办一本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德育专业期刊”的办刊追求。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够为教育期刊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发展状况与改革探索,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促进教育期刊界的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提升教育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共同书写教育强国的期刊篇章。
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邵允振提出,广东省教育厅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教育期刊发展环境,推动形成“以刊促研、以研兴教”的良性循环,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更多广东智慧。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李宜航介绍了广东省社科联多措并举推进“系统性变革、集成式重塑”的改革探索,希望携手全国更多教育期刊,打造学术研究南方高地。
开幕式由《中小学德育》总编辑、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兼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王红主持。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期刊的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徐拥军作题为《以原创导向的学术评价引领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报告,提出应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高宝立作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理论期刊的选题视角》的报告,他认为,教育理论期刊应坚持“创新理论,服务决策;指导实践,引领舆论;开放交流,丰富智慧”的理念,“立足‘国之大者’,做到同频共振”。
同方知网副总经理肖宏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学术期刊数智化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科学写作和出版的面貌,也为期刊发展提供新视角、新机遇,为此应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发展期刊出版业的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科主编林清华作题为《数智时代教育期刊发展的趋势与挑战》的报告,他提出,教育期刊应正视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度重视传播力建设,实现“内容质量—传播性能”的双重平衡,从知识载体向知识服务平台转向。
本次会议为53家教育期刊颁发2023至2024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刊证书,同时举办《中小学德育》40周年刊庆分论坛、综合教育期刊分论坛和基础教育期刊分论坛。分论坛期间,《中小学德育》杂志社举办了“助力学校德育改进,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的德育论坛。
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与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等共同承办。来自全国170多家教育期刊的近260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