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裴长洪、倪江飞在《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新质生产力主要由颠覆性技术所催生,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生产力质态。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是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目标的压舱石,是当前和中长期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必须置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能运行,为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先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需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此,应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龙头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协作的创新生态;要认识和把握平台资本的两面性,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耐心资本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健全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此外,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确定数据产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以及人才链深度融合等。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