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洪、倪江飞在《南京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新质生产力主要由颠覆性技术所催生,具有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生产力质态。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是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目标的压舱石,是当前和中长期宏观政策的着力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必须置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能运行,为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各类先进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需要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为此,应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激发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能力,构建龙头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打造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协作的创新生态;要认识和把握平台资本的两面性,发挥其积极的一面,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要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加耐心资本供给,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持续资金支持,健全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此外,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确定数据产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以及人才链深度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