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学术视野中解码经典古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5月10—11日,“稽古探微:经学文献考释与古典学术传承”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古籍文献的整理与考辨是经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国武表示,“经学文献”不仅限于经部文献,也涵盖史部、子部、集部及丛部等部类中的经学相关文献。整理经学文献应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呈现不同时期、多样形态的文本。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王承略提出,经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核心体系和主要研究内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学对史学、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理解中国古典学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提供了系统路径。经典古籍既是历史记忆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刘蔷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万卷琳琅”馆藏古籍珍本系列展览的策展理念,通过展览让尘封已久的古籍重新走进公众视野,生动展现经典古籍在当代社会的文化传承价值。《诗经》作为经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马昕提出,重新认识《诗经》对明代“复古诗学”的核心统摄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明代诗歌创作的思想根源和理论基础,全面揭示“复古诗学”的深层脉络,为明清诗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视角。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贵州师范学院教授刘海涛探讨了孙应鳌《淮海易谈》的成书背景及思想建构。他表示,尽管孙应鳌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但其思想并未局限于某一门户,而是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了各家学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新勋通过核实《四库全书》所收书目,以及查考相关文献订正,澄清了一些传世文献在书名、卷数、版本及文字方面存在的讹误。丰富的出土文献不断为经学研究提供新材料与新证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邓秉元通过对竹帛《五行》与传世文献的对勘,重新审视子思与孟子的学术关联。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栋通过比对《吕氏春秋》与清华简的内容,揭示了《吕氏春秋》编撰过程与《尹至》《尹诰》等文献之间的渊源关系。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承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