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史研究中响亮发出中国声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5月6日,“纠偏错误‘二战史观’报告发布暨主题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学者认为,牢记历史、维护二战胜利果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石,我国坚定不移捍卫这一胜利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持续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一直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一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正是二战后确立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李岩表示,发出中国声音,推动国际社会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不仅为了缅怀历史,更在于为国际舆论正本清源。再次重申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我国的使命和担当。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韩璐认为,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凝聚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共识。维护历史真相,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对提升当前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许海云表示,大量数据和史实证明,中国战场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国际格局的演变,更是对和平与正义理念的坚守和弘扬。

“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上升,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董经胜认为,从整体视角看,“全球南方”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也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伴随“全球南方”国家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从“全球南方”国家整体立场出发研究二战史,也将为中国争取更多理解和支持。

研讨会上发布了题为《纠偏:80年来错误“二战史观”的综述与中国应对之策》的智库报告。报告认为,目前西方国家围绕二战的主流历史叙事带有强烈的偏见性,这种片面的“二战史观”通过精心修饰的叙事语言试图重构历史,进而削弱中俄为二战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及相应的国际话语权。我国作为二战史上重要的东方主战场,应系统构建历史叙事体系,强化抗战历史叙事,同时借助国际多边平台主动发声,争取舆论制高点和话语权,进一步彰显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国际社会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中国抗战的真实历程与伟大意义。

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