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审视:AI与哲学发展的共在视界
来源:《东南学术》
 学术前沿

丁耀鹏在《东南学术》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主体性是人工智能(AI)和哲学发展都不能回避的重要命题。主体性追问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重要思想线索,同时是AI技术企图“复活”人类意识的关键要素,标明理想AI形态的标准。AI的蓬勃发展催生哲学由“无用之学”向完满之学转变的可能,但基于AI高度主体性预设的生成“完美哲学家”的两条路径,包含着无法解决的逻辑悖谬。一方面,哲学本性彰显着反完美化的基本倾向,进而导致“完美哲学”不可能;另一方面,AI内在的终极目的性又对其主体性进行着干预,遮蔽了其哲学思索的主动性维度。AI与哲学发展相结合必须基于主体性的共在视界,AI进行知识生成的可能性取决于其对哲学不完满化的理解程度,而因其主体性不足导致的伪知识生产并不能够冲击传统的知识观,因为从理念论和经验论的路径来看,AI始终欠缺着观念的环节。因此,AI与哲学发展结合的有效方式还有待探索,AI自我迭代的根本目标仍然是塑造完满的主体性。至少在这之前,人类在哲学思索上的主体地位是无法取代的。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