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尧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8期撰文指出:北朝时期,佛教昌盛,净土信仰流行于世,其中尤以弥勒兜率天净土信仰与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信仰为主。在佛教经典中,这两种净土信仰对各自的净土世界有着不同的描绘。弥勒净土信仰要求信众做到修斋持戒或念佛、造像、供养、礼拜等方可往生;弥陀净土信仰则是更加细致地将民众划分为“三辈”“九品”,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往生条件和修持方法。北朝后期,两种净土信仰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弥勒净土信仰因对净土世界描绘的差异、修持难易和弥勒下生信仰多受现实政治利用等原因而渐为衰落;继之则是弥陀净土信仰的兴起,而其中亦不乏宗派高僧的涌现以及观世音菩萨信仰的加入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