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感空间
 学术前沿

张晶、马晨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撰文指出:“情感空间”是德国新现象学家施密茨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气氛美学研究的影响颇为深远。文章以之作为研究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新的触角。在气氛美学中,气氛关乎空间,更关乎情感。而情感在诗歌创作中的动力作用和主要内涵是首当其冲的。诗歌的空间,并非物理空间,而是诗人以语言文字构建的审美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气氛创造着独特的审美场域。“情感空间”对于理解和阐释中国诗学的一些问题,可以提供新的维度。感物或感兴这种诗学中的发生论,所唤起的情感,并非只是无形式的、不可见的,而是具有空间因素的。“方向空间”在诗歌作品中可能具有结构性的功能。中国诗学中的"处身于境",也是可以从新现象学中的“身体”概念中得到诗学理解的。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