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广州大学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3月29日,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在广州大学开幕。本次学术年会以“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为主题,包括主旨报告、专题论坛、分组报告等多种学术交流环节,直面数字智能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等社会热点。

扎根理论传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麻彦坤主持。

开幕式上,广州大学副校长吴开俊介绍了广州大学及心理学科的办学情况,指出广州大学秉持“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持续推进拔尖创新和卓越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不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依托学校“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中“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交叉创新平台等的建设,广州大学心理学科不断提升基础与应用研究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广州大学心理学科负责人聂衍刚教授和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马凤岐教授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

苏彦捷指出,当前全球心理学研究面临技术革新与文化多样性的多重挑战,亟需以理论为帆、历史为镜,构建具有文化适应性的心理学体系。她高度肯定了本次年会主题“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的前瞻性,期待会议成果为健康中国行动注入心理学智慧。聂衍刚向与会者介绍了广州大学心理学科围绕民众心理健康问题开展有组织科研的发展定位,强调本届年会主题既是对学科根基的坚守、亦是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更是对民众需求的强烈回应。马凤岐高度肯定了本土理论心理学研究者以“推动理论创新、深耕学科历史”为己任,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心理学体系作出的重要贡献。

多角度探讨心理福祉与健康社会

会上,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刘学兰教授、东南大学马向真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丁道群教授、苏州大学彭彦琴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任俊教授、西北师范大学舒跃育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霍涌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曾祥龙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胡传鹏教授和广州大学叶浩生教授等11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从具身认知到AI伦理,从心理建设到中式健康观,年会以前沿视角勾勒出促进心理健康的未来图景。汪凤炎以“传承经典中式健康观,以完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观”为题,提出可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观与中国传统“身心合一”理念融合,构建具有东方智慧的健康标准。刘学兰以“独立、协同与融合:对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为题,从初步发展期、全面开放期、快速发展期到协同融合期4个阶段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40多年发展历程,并提出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路径。任俊以“快乐也是一种能力?”为主题,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快乐命名为“乐商”,并从快乐的阈限值、应对能力、感染力和品味能力4个方面阐述了乐商的具体内涵。霍涌泉作题为“心理建设的理论维度与实践路径探析”的报告,心理建设研究需重视整体性、实质性、中介性和实践性,促进“知情意行合一”的多层面协调发展,并从内外部世界相结合的维度探寻赋能路径。叶浩生聚焦具身AI前沿话题,以“具身认知与具身 AI:身体如何塑造智能?”为题,提出具身AI的发展方向不仅是赋予机器实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力,更是通过多模态融合,使智能体在更丰富的交互中塑造自身的智能模式。

在数字化浪潮与全球化挑战交织的当下,心理学理论如何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同频共振?马向真、丁道群、彭彦琴、舒跃育、曾祥龙和胡传鹏授6位报告人分别以“伦理规范与心理事实——论道德心理学的哲学意义及发展可能”“贫困的认知根源:多视角的探索”“正念发展的伦理转向:基于智慧的超越性道德”“科学心理学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宏观理论引领具体实践:理想心理学在心理健康干预中的应用”和“开放科学与 AI 双重挑战下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为题,聚焦伦理规范、贫困认知、开放科学等议题,既以哲学思辨锚定学科根基,又以实证研究回应社会痛点,展现了理论心理学“顶天立地”的学术品格。

本次年会还组织了四个分论坛共62场报告,分论坛分别以“文化传统与心理健康理论融合”“数字时代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心理健康的多维干预与跨领域应用”和“具身认知与心理学理论前沿”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为促进民众心理福祉、营造健康社会提供了心理学路径。

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承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