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民间文学前沿学术暨《民俗研究》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在济南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3月29日至30日,“民俗学、民间文学前沿学术暨《民俗研究》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聚焦关注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术前沿动态、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以及《民俗研究》杂志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议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民俗研究》编委会主任王学典表示,在当下及未来的社会建设进程中,重建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而民俗学研究在其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他希望,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能高度信任《民俗研究》期刊编辑部,共同促进《民俗研究》在未来更好地高质量发展。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民俗研究》主编王加华表示,期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期刊编委会委员的周期性联络,共同推动《民俗研究》杂志的稳健发展。他提出,《民俗研究》将通过开设青年学术专栏的形式刊发优秀青年学者论文、成立青年编委会,建设特色专栏、专号等举措提升《民俗研究》办刊水平、助力推进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 

在主旨发言与四个专题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当代发展展开深入探讨,聚焦学科理论建构,提出“生活传承”概念的学术价值,强调人工智能时代民间文学的民族性研究转向;梳理“大文学观”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学科建设方面,重点探讨学术管理体制优化、跨学科人才培养及非遗化对学科独立性的影响;期刊建设领域,总结《民俗研究》办刊经验并提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路径;对非遗与现代化议题的关注,分析民间戏曲遗产化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探索公共民俗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学术创新层面,倡导动态神话观与跨学科对话,强调学术流派建设与青年学者培养的重要性。会议凸显民俗学在社会转型中的文化阐释功能,提出需强化本土话语体系建设,关注新兴民俗形态,平衡文化传统与现代性挑战。 

在会议的总结致辞中,王加华表示,《民俗研究》将坚持维护学术品质,助益学术共同体建设和学科发展。

本次学术论坛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民俗研究》编辑部、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承办,系庆祝《民俗研究》办刊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图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