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3月5日,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构建多元开放创新生态,开拓智能生产生活模式”主题沙龙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可信数据空间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共同交流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协同与制度完善,释放数据要素潜力,进而推动智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主管徐鹏表示,构建可信数据空间须具备安全机制、数据互联互通、产品构建及后期服务生态等核心能力,形成一体化的数据流通体系。他借鉴国内外数据空间案例,提出以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为底座,构建数字信任和信用体系,以数实融合的创新商业模式,开发数据应用场景,体系化地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并以价值共创的生态推动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软通智慧副总裁、数据要素首席科学家林镇阳博士发表了以“可信数据空间的技术赋能与协同治理:构建数字城市的数据要素市场新生态”为主题的主旨演讲。林镇阳从可信数据空间国家标准制定实践讲起,面对主权难管控、数据不联通、价值待释放的三个数据流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可信接入管控、数据资源交互、数据价值释放总体架构的“1+1+1+N”的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通过可信数据空间一体机和数据空间规则体系建设推动数据全链条协同治理和商业模式创新。
参会嘉宾表示,围绕“可信数据空间”在城市与科技领域的应用展开讨论,强调了可信数据空间在保障数据安全、优化数据治理和推动智能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们认为,通过技术手段(如区块链、分区隔离等)和机制建设(如数据标识、安全审批等),能够有效解决数据流通中的困境,提升数据可信度和安全性,从而激发数据价值,促进城市治理、智能生活以及科技应用的良性发展。
主题演讲环节结束之后,进入本次沙龙的互动讨论环节。互动讨论环节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主管罗培主持,各位与会专家热烈讨论了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建设思路、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可信数据空间的技术核心、可信数据空间的商业模式以及可信数据空间安全等关键议题,围绕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安全能力构建和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沙龙的举办不仅为可信数据空间研究搭建了政产学研用交流的专业平台,也为探索可信数据空间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多元应用场景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空间系列沙龙将持续举办,始终站在学术最前沿与业界分享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是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数字空间”系列沙龙的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