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田野、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南京倡议》发布
来源:刊未来

12月28日,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200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近300名代表参与了此次学术盛会。

本次会议以“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期刊使命”为主题,旨在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探索学术期刊服务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点方向与实现路径。开幕式上,发布了“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高质量发展南京倡议”。

以下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高质量发展南京倡议》全文:

面向中国田野、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全体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文以载道,文以化成,在赓续中华文脉、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必将大有可为,也必须大有作为。

在此,我们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出倡议:

一、坚守服务国之大者的初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高度,立足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开展选题策划,通过开设专栏、组织专题、引导专家等方式,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重大问题,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成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贡献、谱写新篇章。

二、坚定“转文风”“树新风”的追求。力戒形式主义,远离华而不实,着力克服“为发表而写作”“为理论而理论”“为篇幅而篇幅”等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推动学术创新,支持文化创造。坚持言之有物,讲真问题、用真数据、做真学问,出真思想。

三、坚持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导向。以学术为标准,以质量为中心,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机构、不唯年龄,着力发掘有志于学、有创新潜力的青年学者。积极开设青年学者、研究生专栏,稳步拓展青年学者成果发表空间。创新探索资深专家“传帮带”青年学者路径模式,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发表环境,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的学术生态。

四、坚持学理研究和智库研究相统一。聚焦国之所需、民之所盼和社会热点问题开辟专门版面,深刻揭示和阐发中国改革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刊发高质量智库研究成果与决策咨询报告,加快探索智库成果的学术转化和发表路径。加强期刊与智库交流合作,使期刊成为咨政建言的重要平台,治国理政的有益补充,不断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伟大使命已经确立。让我们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新的更大贡献!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881475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吉祥路168号豪盛时代华城4号楼15A02

邮编:710065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