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理论之本(郝雨、郝丛丛/001)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人民性意蕴(黄雪丽、李佳敏/007)
西部研究
论816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王东辉/012)
少数民族文化如何借助短视频提升传播力
——以云南网红歌舞短视频为例(陈雨佳/018)
四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音乐课现状调查研究(韩悦、唐自强/022)
政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张婷婷/026)
马克思社会公平观的特质(孙赫/032)
整体性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热点、议题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郭海蓝/036)
“后时代”视域下西方政党政治何去何从?(解雨翰、孙伟/041)
教育
从“佛系”“内卷”“躺平”亚文化现象看青年奋斗精神培育(雷姝、徐增鎏/045)
公费师范生专业认同度评价
——以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张家其、谢兰/050)
过渡与超越: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高校仪式功能实现与反思
——以A大学毕业典礼为例(蔡彦丽/054)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学关系现状调查分析
——以杭州某医学院为例(郑晓亮、曾棒、蔡克斡/059)
父母教养方式与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究
——基于情绪智力和认知灵活性的中介作用(王杨、高远/063)
日本中小学消费者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朱妤书/067)
对中世纪英格兰大学所受社会捐赠的分析(金娜伊/071)
法律
侵犯财产信息型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目的犯性质辨析(朱宇辰/075)
论聚合平台模式下网约车监管的法律规制(徐屹轩、刘志/079)
我国阻断法的适用问题与完善进路(刘艳娜、杨沁芸/083)
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研究方法综述(李康、赵青松/088)
历史
中央苏区社会保障建设及其启示(李巍、孔祥瑞/093)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三八”节纪念与妇女动员(苏恒庆/098)
五代中原王朝统治集团的民族交融情况考(张海洋、黄艳/102)
宋代妇女佛教信仰探析(马列/106)
辽代燕云地区邑社组织的宗教生活与社会秩序(崔彬彬/110)
《礼记·月令》“顺天应时”风俗思想探赜(王才俊/114)
佛教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1837—1901年)的发展(韩宇哲/118)
哲学
二十世纪现代新儒学的创造性发展(公颜瑜、孙铁骑/122)
吕祖谦的有机宇宙观(李青、房瑞丽/126)
探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基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王紫/130)
语言
论中美国家形象建构的话语策略
——以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译文和美国《国情咨文》为例(门超元/134)
翻译传播学视域下彼得·海斯勒《江城》译介探究(任芳妍、胡伟华/138)
文艺与文化
山西宋代彩塑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经典作品评析(李悦/142)
黄达生油画仕女探究(万山/146)
传播
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的平台困境与实践路径(郭全中、张金熠/151)
从“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中国东北报业看日本侵华活动(孙卓楠/157)
社会
俄罗斯社会学发展刍议(卫晓、列别丁采娃 L.A./161)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以安徽省定远县为例(费金玉、诸凯、朱晓玥/165)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城市女性就业情况分析(冯书帆/169)
神州学人
学界翘楚周德仓(封二)
学术中坚张海燕(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