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刚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国际学界的文化比较研究中,“哲学”与“宗教”可谓探究不同文化形态的精神源流及其主要性质的两个基本概念。但从基础理论上反省现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史却可以发现,我国学者长期以来大多是仿效“西方传入的哲学与宗教概念”来辨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思想源流“儒、道、释”,并对“儒、道、释”的主要文化属性——主要是“哲学”还是“宗教”加以简单定性或陷入学术争论的。这种治学方法既不能如实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原本性质,更无法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鉴于此,以“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道教”作为考察典型,扼要梳理道教研究的学术史,讨论中华道教文化研究的学术话语构建。
(作者:张志刚,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