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国际法论坛(2024)召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1月3—4日,第21届国际法论坛(2024):“多边主义与国际法治”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巴西马拉尼昂联邦大学教授、巴西马拉尼昂总检察长办公室检察官柴湾,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唐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廖凡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莫纪宏在致辞中回顾了国际法研究所成立初衷与发展历程,并对由该所主办的国际法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多边主义与国际法治并行不悖,坚持多边主义,就是要坚持国家主权平等原则,国际法治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国际社会更有秩序。要想让多边主义生根发芽并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就必须追求国际法治。希望与会学者就多边主义与国际法治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柴湾在致辞中表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地缘政治和全球挑战,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日益紧密连接的世界,意味着我们要遵循正义和平等,推动国际法治建设。拥有不同法律制度、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全球南方”国家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形成更有包容性的全球秩序。 

唐冬梅谈到,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坚持多边主义,建设国际法治,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已成为国际法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共同理想和目标。应完善涉外法治,充分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更加充分发挥国际法维护国际秩序、促进国际公平正义的作用价值。

廖凡提出,多边主义与国际法治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多边主义推进了国际法治的发展进程,国际法治则能够保障多边主义的推广和落实。国际法是当今国际社会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也是国际社会通用的话语体系,其基本原则更是全人类的价值共识。国际法治意味着国际法应当指引国家的行为,国家必须遵守国际法的规定。要在真正的多边主义指引下,致力于国际法的守正与创新,在坚守多边主义和国际法治的核心价值、关键信念、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谋划和推进相关领域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规则、制度、机制的变革,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王莹主持开幕式。来自中国、俄罗斯、希腊、巴西、韩国、日本等国学者参加论坛,并围绕议题“国际法治与当代中国的法治观”“因应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法治创新”“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法治建设”“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守正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要确立学术自信与理论自觉,关注中国实践和中国理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解决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并丰富全球法治。涉外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部分,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建构中国涉外法治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推进涉外法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处主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