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
“中国经验”研究综述(刘勇、李洋花/005)
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专业特点、学生特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
——以长治学院美术系为例(王晓光/009)
基于Cite Space高校机关党建研究脉络与前沿分析(宋卫佳、周一铭/013)
政治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闲暇观(刘廷婷/017)
由“虚幻共同体”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发展过程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张博/021)
《法兰西内战》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赧文涛、陈丹、张海夫/025)
现代犬儒主义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伦理矫治(李瑞奇/029)
南高加索地区民族国家建设进程及启示(凌梦远、王方圆/033)
社会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女童人身权益维护工作模式研究
——以C市D区妇联为例(任洁璐、黄莹/040)
智慧社区治理困境破局:张力构造、现实逻辑与范式框架(王世龙/045)
教育实践抑或休闲生活
——布赖特比尔休闲思想的现代意义(金雪芬/049)
文化
华表政治形象传播
——中国古代政治审美理想的稳定延续(魏岳平/054)
从中国传统社会规范中审视礼物流通的影响因素(杨智源/058)
法律
论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模式(王樱蓓/062)
混剪短视频对合理使用制度适用问题研究(霍铭/067)
新媒体环境下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对策研究(孙绍飞/071)
高空抛物罪的个性化解构
——以双层法益构造为指引(陆林炜、翟政/075)
监察调查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衔接问题探究(管尧/080)
教育
理性主义教育偏失的现实审思(吴康越/084)
短视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马光德、刘贤峰/088)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陈忠伟、李智/092)
基于文化自信的医学类高校文化传播育人研究(潘妤/097)
试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缺失与重建(刘雪卿/101)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何莉/105)
研究生导师队伍绩效考核研究的可视化图谱分析(朱爱荣、王晓、肖凡、胡强、刘凯辉/109)
历史
明清运河商品流通对山东运河沿岸区域的影响
——以服饰面料的演变为例(张桂香/113)
理论·历史·实践
——琼崖妇女解放运动的内生逻辑(范琼/117)
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琼崖革命中的贡献(向正群/121)
延安时期干部队伍的情感革命(陈桦/125)
日本在热河—承德宣教的历程及其叙事(查斯查干/129)
弃琼拾砾:19世纪英国食品掺假与工人认知(白景旭/133)
治理妨害:19世纪英国城市河流污染治理机制的演进(王纳川/137)
从“巴德尼事件”浅析奥匈帝国的民族政策(钟中/141)
论1931至1943年英美远东政策的对华影响(杨鸿程/145)
哲学
朱熹“枯槁有性”思想探析(赵振滔、李恩慧/149)
《中庸》“至诚尽性”:师德修养建构的内在理路(徐思妍/153)
郭店简《五行》德行伦理思想论析(孟涛/157)
奥古斯丁自由意志的变奏(刘子骏/161)
文学
《围城》中讽刺性夸张的梯级构式认知解析(王琪琪/165)
《大地之子》的叙事艺术与伦理建构(徐婷婷/169)
盖茨“意指”理论的建构语境与国内研究综述(程宇/173)
神州学人
学界翘楚王首程(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