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研究
西宁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关系探究
——基于VAR模型(才仁卓玛/005)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刍议
——以云南省为例(田靖、高婷婷/010)
全面抗战时期广西省立桂林女子中学师资状况考述(唐晓丽/015)
川菜文化西非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徐亮、毕照铭、李燕群/019)
空间媒介叙事逻辑下的地域文化符号表达
——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杨菁菁/023)
明清笔记中的贵州道教发展探析(斯洪桥/027)
政治
《资本论》蕴含的生态思想及其启示(谢文丽/032)
政治解放走向人的解放
——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视角(张梦想/036)
试析中国传统“政德”观念(李文洁/040)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探赜(代超/044)
西方生态思潮研究及当代启示(孙鹏燕/048)
哲学
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述评(徐娜/052)
主体性哲学的嬗变与反思(雷芳/056)
荣格理论对现代精神危机的阐释(来庆滢/060)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自体的超越
——基于存在概念的比较(李若昌/064)
法律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下合同效力对环境侵权责任承担的影响(纪泽昊/068)
试析网络直播经纪合同纠纷的两大焦点(李文玲/072)
不动产让与担保中执行异议引发的冲突权利之平衡问题解析(万坤/076)
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我见(吾力旁·奴尔夏提/080)
教育
示范、协作与评价: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价值归属(张震、慕怀琴/084)
学前教育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育之浅见
——以绘本资源开发为载体(李芳芳、刘洋/089)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原则简论(郭霄凤、张国民、石慧/093)
依托新媒体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以“山传辅导员”微信公众号为例(王艳琴/097)
新时代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的策略
——以对某医学院的调研为例(李巧芳/101)
论留守学生累积生态风险因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基于潜在类别分析(马文燕、邓雪梅、马文琴/105)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中的朋辈学业帮辅机制探究(巩晶骐、陈小洁/109)
传播
论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演变(丁凡/113)
《纽约时报》北京冬奥话语的隐喻建构(刘艺铭、韩玉强/117)
国外教学出版社服务母体大学的方式和路径
——以昆士兰大学Corella Press为例(张艳霜/121)
历史
横井小楠研究综述(温巧慧/125)
沧州地区党组织领导的革命斗争(苗玲玲/132)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管理的弊端及当代启示(肖诗槟、安强/136)
梁启超“新民”观考释(陈骊/141)
论加藤弘之的立宪政体思想(张煜薇/146)
二十世纪英国土地贵族政治衰落探析(殷筱婷/151)
荷兰漂流民与近代朝鲜武器研发及其历史意义(兰家军/155)
浅析德摩斯梯尼演说词中的“观剧基金”(张昕婷/159)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澳大利亚“白澳政策”自由化改革评析(廖鹏/163)
文艺
《红楼梦》矛头对准的是等级观念而非专家认定的“封建社会”(杨若文、朱泮子美/167)
经济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下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之我见(郭鑫/172)
神州学人
学界翘楚李明德(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