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3期(总第152期)目录
■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人民至上”基本理念的理论特征、实践原则和路径(齐文涛/005)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四点历史回顾(雷洁/008)
“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历史逻辑、实践发展和时代价值(周钊和/011)
中共早期地下党员董秀峰与党组织失联后的社会活动探考(董贵晗、董贵昕/015)
■政治
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与阐发
——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文本考察(刘萍/01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产生的基础及内容(赵梦苑/021)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综述(范雪、刘建涛/02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新发展格局(肖薇/028)
将浦东高质量打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思考(唐坚/031)
研究科学家学术发展规律凝聚与弘扬科学家精神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老科学家学术信息采集工程为例(张爱新、牛庆玮、万启存/034)
新冠疫情背景下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的原因刍议(欧勤/037)
南亚不对称国家间关系建构中的内生因素探析(邱实/040)
冷战后印度对传统战略文化的继承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王莎/044)
■历史
唐初京兆杜陵杜愸墓志铭考释(刘思怡/047)
抗战初期华东战场研究(钟毅/051)
明清闽南乡村家族人口变动考察
——以《塔江蔡氏族谱》为核心(席梓箐/054)
植物纹样瓦当图案初探(白翊吟、田伟/057)
浅论浒墅关草席业的衰落与复兴(朱毛轩/060)
论肯尼迪政府对以色列政策的转变(陈冬梅/063)
十至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在伏尔加保加尔汗国的传播及其影响(陈若愚、张文德/066)
二战后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蒋道霞/071)
奥克塔维亚·希尔的“扶贫”(杨志峰/074)
■法学
短视频“内容搬运”行为的著作权法争议及应对(吴家煦/077)
论民法典时代的法治社会建设(崔亚龙/081)
迷奸犯罪的被害性及被害预防
——以88起迷奸犯罪相关刑事裁判文书为研究对象(王跃跃/084)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保障研究(董梦晔/088)
刍议违反强制性规范的法律行为效力
——兼论《民法典》相关规定(欧思源/091)
简论刑法对科学技术风险的规制(陈怡彤/095)
浅谈WTO的法治及其对推进国际法建设的作用(邓瑞嘉/098)
妨害公务罪中暴力袭警行为的司法适用研究
——以《刑法修正案(十一)》为视角(汪昌民/101)
■教育
教育公平视域下政府对民办义务教育的管理研究
——以小升初阶段“公民同招”政策为例(林展鹏、王相午/104)
论我国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成因与对策(章皓喆/107)
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关于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政策执行状况分析(梁倚睿、彭建军/114)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跨学科考研关系的调研与思考(鱼跃/117)
荀子的德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杨茹、卢英/120)
民国时期(1923—1924年)女校课外活动及其价值探究(胡依晗/123)
维护高校女生群体的安全机制创新探析(徐伟红/126)
长征文化融入艺术类高职通识课程研究(刘英艳/129)
■哲学
唯物史观视域下智能资本化危机及其治理路径探究(黄嘉鑫、张涛/132)
因果关系中的范式与科学革命(霍静/136)
义利并重:论墨子之义利观(苗新雨/139)
■文艺与文化
钱钟书与韦勒克学术研究比较分析(罗新河/142)
“凡尔赛文学”的流变及其成因探析(王欣、周喜存/145)
文明的反思:西方内省基础上的东方学(任婷/148)
浅析江南特色运河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以无锡古运河文商旅品牌建设为例(姚云云/151)
■书评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中国古代环境资源法律探研》评析(刘林琳/154)
政治认同建构之“道”的求索
——评《“我们”从何而来:象征、认同与建构(1978—2018)》(陆高峰/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