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CONTENTS
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抗击重大疫情的历程与经验杨叶兴陈秀丽(005)
理论、功能与对策:中国特色党际协商民主的三维考察孙一帆胡瑞芝(009)
政治
对马克思主义“非道德论”的四重批判
——析佩弗对伍德错误观点的批判于政泉吕梁山(016)
试论桥本龙太郎内阁行政改革的原因陆傲(021)
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易金浩(024)
法学
浅析我国环境资源公益诉讼的适格原告齐雅蕾(027)
算法权力歧视下的平等权保护黄梓航(031)
房屋腾退案件中涉业主共有部分的执行实务探微
——以综合审查为视角孙萌(034)
浅析智慧法院的实践图景与发展进路
杨喻洁王思佳袁思佳韩梅管英竹(03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精准化量刑建议问题研究韩浩(040)
刍议BBNJ国际协定谈判及我国的参与梅琳(043)
利用保险理赔漏洞获利行为的定性张怡静(04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司法衔接的制度省思及路径协调孙一钧(050)
法律视角下民宿概念界定与剖析章正源(053)
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的考量要素王欣辰(057)
历史
从儒家引出民主的思想路径梁惠琳(060)
口述史视域下的铁道兵转型研究
刘雪贝朱穗龙王植葛懿婧齐鹏博(064)
简析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王莹(070)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姚昊辰(073)
文艺与文化
论审美意识形态的本质孙兆泽(076)
当代犬儒主义审美观的现实样态与发生过程
——基于阿多诺“文化工业”的理论剖析黄博文陈旭东(079)
《三侠五义》中赵虎侠义形象的喜剧意蕴探析冯利华(085)
朱瘦菊——鸳鸯蝴蝶文人对我国早期电影的探索宋碧洋(088)
社区营造下历史街区的乡愁再现和地方认同陈艺琪林舒婷黄舒婷(093)
教育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陈敦山胡笑洁(099)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天津S大学师范生的问卷调查刘建波(102)
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中的作用机制探索
——以西北政法大学实践为例杨永康王德星(105)
哲学、伦理学、社会学
论叔本华的痛苦观张晴晴(109)
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系统批判张来春(112)
《大学》知止观四题何珊(115)
唐君毅的人性恶源论刘铎(119)
从“五位百法”到“万法唯识”的逻辑展开王静(122)
刍议柯尔施的总体性思想孙靖道(125)
危机与生机:后疫情时代的生态伦理进路探析潘静周青龙(128)
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与行为界定辨析向衍诚(131)
全面脱贫后乡村振兴接续性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华北农村新冠疫情局部反弹的思考刘培齐祝大勇(137)
语言
外宣文本中隐喻交际意图解读的四维透视朱红红(140)
基于视觉叙事分析框架的海报翻译策略探讨
——以新冠疫情海报翻译为例喻岑旭吕艳(143)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句意探析
——从“因”“亲”“宗”的字义探究出发黄嘉骏(147)
试析唐诗英译中“人”的因素传达肖潇(150)
探索与争鸣
清朝早期的宗教多样性与“清朝宗教联盟带”何佳舒(153)
西部名师栏目主持人:李功
李大庆封三、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