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研究
——以“概论”课为例杨镕华(005)
习近平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特点王晓红李华忠(008)
习近平运用榜样示范法的特点探究任新洋(012)
论交往的思想及其现代性启示
——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札记党佳美(015)
概念隐喻视域中的中共政治动员
——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反“细菌战”事件为例程靖冉(018)
冷战视域下滞缅国军问题初探刘兆辉(022)
经济、社会
深圳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经验和启示刘林(02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Z区为例刘子文(028)
改革开放前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变化研究何星(031)
邢台地区因病致贫人口现状分析
陈树波安建波赵肖灵刘洪振张冲杨旭刘登湘(034)
论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支持体系郭琳芳(037)
温尼科特的儿童精神分析理论述评逯家铭(040)
南传佛教与原始崇拜在傣族村寨景观中的体现张怡芳文定艳郑绍江(043)
中亚麻扎崇拜的文化人类学考察时培然张文德(047)
教育
《政府经济学》课程教学案例选择的实践和思考汪茂泰(050)
“四新”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陈有华王婵(053)
新时代高校党建背景下的雅室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
——以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为例屈玉渊刘媛媛(056)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对接机制探究胡晓燕何兰萍(059)
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护理专业建设探索
——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和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为例
吕金星张玉丽(062)
美育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探析刘莉(065)
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陈连珠羊秀姣(068)
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路径探析杨毅(071)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反转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刘银雪(074)
团体心理辅导提升技校生情绪智力的效果研究康梦娜(077)
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李国娟(080)
戏剧放松游戏改善幼儿睡眠质量之研究陈丽梅余安顺顾慧雯(083)
法律
论我国生育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基于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史悦微李丹妮(086)
环境民事与行政公益诉讼一体化研究金维钰(090)
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史刘磊包家新蔡宏图寇桂君(093)
继续履行合同项下于破产申请受理前已发生债务不属于共益债务
——基于利弊分析的视角张珏(098)
论我国企业污染环境犯罪的刑法惩治申纯王向化(101)
历史
基于X理论比较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领导学说盛喆(104)
刘向《列女传》孽嬖形象论冯利华(108)
试论韩侂胄民间形象的双重性陈敏思(111)
主和派主战派和其他势力与晚清政治的关系丁进孝阮秋红(114)
清代满汉女性服饰之比较
——以旗履、弓鞋、缠足为例刘莉(117)
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的表现形式研究余龙廷(121)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外交成就刍议徐昕(123)
从马面裙到旗袍:探寻民国时期女性心理变化张帆(126)
从《萨利克法典》探观法国中世纪女性权利地位状况蒋已丹(129)
哲学、文学、语言
总体革命:马尔库塞异化的扬弃路径探析李红娟(132)
康德自由概念辨析
——再论《纯粹理性批判》中先验自由与实践自由的关系问题向南(136)
海德格尔与庄子关于人与世界关系观点的联系与区别王诗语(139)
次仁罗布小说集《放生羊》的思想意蕴张鳕(142)
《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译者话语构建策略探究郭欣(146)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及语境运用黄美娜(149)
“三美论”观照下的《西洲曲》四译本评析潘乐达(152)
老舍作品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探析李莎(155)
龙朔“变体”与龙朔时期的诗风变易覃金凤(158)
西部名师 栏目主持人:李功
汤立封三、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