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论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
——基于马尔库塞《自然和革命》的文本分析戴宁馨(005)
浅析缪勒宗教起源中的“无限”观念代晓芳(008)
《沉思录》中的德性观及对当代人的启示谢天添(011)
政治
村民获得感对其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
——基于CNSDA“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调查”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罗淇中杨淅如(014)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张沛(017)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原凯鹏(020)
试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党合作的初步探索赵红丽(023)
新时代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统战工作的问题分析孟祥韵(026)
政治与道德之间: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王嘉伟(029)
现代阿拉伯国家君主制度前景探究杨飞(034)
生活世界理论对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启示王国渝(038)
法学
“权属争议型”民刑交叉案件之正当程序构建刘沛谞王超(043)
我国“以房养老”保险的法制困境与出路陆冬竹(048)
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制度的思考陈冉(051)
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司法救济研究申思(054)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制度的思考雷清清(057)
管窥《罗马规约》修正案中侵略罪的管辖徐梦倩(060)
合宪性解释的可能框架分析龙淼(063)
教育
“互联网+”视域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曹军飞(067)
红色文化的社会伦理意蕴在青年学生家国情怀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吴越于广莹(070)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迁及教育对策赵丽娟(073)
“网络红人”现象对青年价值观影响的现实审思楚管迪(076)
当代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颖王军(07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及路径转换探析柴新珂(082)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日常管理探析秦绍龙鲁绵茸刘征文(085)
民办高校有效监督对策思考夏飞(088)
我国高校专业基础德语课教材发展及研究状况综述杜荣(092)
如何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利用率郝蕊霞(095)
中西文人治学方式差异探究周琳莎(098)
历史
论1969—1972年中国对越南政策的转变王晓华(101)
明清妇女生活时空流转的演进概论马佳怡(104)
广西右江民族博物馆馆藏铜镜简析麻晓荣(109)
文艺与文化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视阈下的白居易胡乐诗刘宇嘉李晓敏(114)
芍药诗家只寄情
——浅析唐诗中的芍药意象闫亦凡(118)
论阿瑟·克拉克与刘慈欣生态思想的异同
——以《死神永生》《遥远的地球之歌》为例王嘉诚(122)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语言特征探究张晓莹(125)
《牧歌》民俗文化阐释张玲(128)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策略研究韩雪(131)
新闻与传播
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周边国家版权输出的价值李法宝(134)
经济
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探析赵梦园高晓丽(139)
宗教
数字化时代“微佛教”对“人间佛教”构建的影响李亮(142)